近年来,属高雅文化范畴的一些艺术门类已有所升温,呈回黄转绿之势,而我国省级文学期刊的现状却未能受到社会与人们广泛的关注与思考,有些刊物已经停刊,总体来说面临着生存的挑战。
但从80年代中期起,各省的文学期刊办刊形势急转直下,陷入困境,其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办刊资金严重短缺。一部分期刊从70年代末至今的办刊经费从未增加过1分钱,但这10多年间的纸张、印工、稿费等开支不知翻了多少倍,经费无疑是捉襟见肘;一部分办刊经费已逐年减少到仅剩数万元,对全年的12期刊物正常出版所需经费来说只是杯水车薪,这种情况为大多数;另一部分期刊已停拨办刊经费,由刊物自寻活路。据悉,个别大省创刊了几十年的严肃文学期刊正遇这种局面,早由单月刊改双月刊,现在双月刊也出不起,濒临停刊危机。
——严肃文学的另一方面属性:非商品性,使省级文学期刊现阶段无法与文化市场接轨,以及多元文化的形成与受到流行文化的挤压,使其发行量锐减,无法做到刊物自救。加上文学从70年代末的“轰动效应”回复到正常位置后,省级文学期刊的发行量数年间猛跌入谷底。原来发行几十万份的,现在大部分落到数千份,多的也只是几万份,因而靠刊物发行量根本无法赢得利润来维持刊物自身的生存。
——省级文学期刊大多无社会资源配置可承袭,或份额极低,因为这些期刊从属于各省文联、作协这样的“清水衙门”,就算近年有些期刊从经济管理上独立出来,依然既无地产、房产,又无资金留存,经营人才更是欠缺难寻。一些刊物虽搞文学创作函授或书刊发行,也是收效甚微。如《鸭绿江》曾于80年代首创全国第一家文学创作函授中心,第一年便招收8万学员,但现在却门可罗雀,只好停办。开发隐形资产,也是件尴尬的事。刊物发行量上不去,影响度与广告效应不够,隐形资产到底又有多少可言。
——省级文学期刊的逐步“断奶”及部分已经“断奶”,令刊物生存与编辑人员的生活待遇问题更显突出。但不管是逐步“断奶”或已经“断奶”的文学期刊编辑,他们除了编稿外,更重要的工作是要找钱养刊物,补贴或发放自己及离退休人员的工资、福利。工作操劳而生活清苦,所以一些文学期刊已出现青年编辑流失现象。
从建国后我国文学作品的传播史看,省级文学期刊实质上起到了我国文学作品传播的主渠道作用。省级文学期刊和其他文学传媒相比,优长之处显而易见。如与报纸副刊及出版社的文学书籍相比:一是报纸副刊篇幅有限;二是出版社除了长篇小说外,其他的文学作品书籍大部是经过发表后才选编入集的;再则,现在的一些出版社及地市出版的文学期刊,大都为新时期所创刊,历史相对短暂。事实证明,以大量的园地而又定期及时发表文学作品的,长期以来主要是靠省级文学期刊来承担的。
其次,省级文学期刊在建国后不同的历史时期,推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文学作品,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作家。“出作品,出人才”,历来是省级文学期刊的办刊宗旨和目标。这些期刊推出的优秀文学作品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发现、培养的作家被写进了文学史。如50年代《长江文艺》对李、韦其麟、未央的发现与扶持,直到今天仍是文坛的美谈;新时期中《四川文学》对周克芹的帮助和培养也是很有说服力的例子。周克芹生前曾无限感激地说过:“没有《四川文学》,就没有我周克芹!”从“文学是一切艺术的母题”这个命题看,省级文学期刊对戏剧、电影、电视、音乐等艺术门类均有不可低估的辐射与影响。在建国后的各历史时期,这些期刊均有数量可观的作品为戏剧、电影、电视提供了改编文学脚本的基础,而在这些基础上产生的作品,不但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有的甚至饮誉国内外。
为迎接生存的挑战,可以说省级文学期刊从老总到工作人员,都以可敬的事业心和艰苦工作的精神进行了种种探索。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
(1)向企业及社会各界寻求资助。为了缓解经费不足的矛盾,大多文学期刊都搞了董事会或拉上企业联办、赞助之类,也的确一度曾使刊物度过难关,但目前已很难奏效。一是有的企业经营状况不稳定,已自顾不暇;二是有的企业跟文学界合作一段时间后,发现对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作用不大,因此对合作不感兴趣;三是刊物为回报赞助方,有时不得不做曲意奉承的宣传,损伤期刊声誉及原则性。但亦有例外,如贵阳卷烟厂对《山花》的赞助,只要求办好刊物,不需要作宣传回报,但是这种情况不多见。
(2)为企业编发报告文学。这是大多数文学期刊到目前为止解决经费困难的一种较为便利的公开办法。
(3)“以刊养刊”或“以报养刊”。省级文学期刊中有几家是兼办有通俗型或面向少年儿童的报刊。目的是想靠这些报刊的发行量来补贴严肃文学刊物。但目前情况不容乐观,如《鸭绿江》办的《文学大观》随着文学刊物市场的萎缩,通俗文学期刊也不景气,在质量并未降低的情况下,从以前的69万份降至今年的2.1万份。补贴不了《鸭绿江》。
(4)由当地党政领导部门出面协调,实行报刊业“扶贫”。比如经上海市领导研究并做工作,决定由经济效益较好的《劳动报》、《新民晚报》每年拿出30万元扶持《上海文学》、《萌芽》。
(5)加大改革力度,提高刊物质量,开拓隐形资产,筹办集团式文化产业,对刊物实行“体外造血”。《东海》的做法是首先成立董事会,争取资金对刊物进行大投入改版,由普通16开改为国际流行大16开,增加彩色版,设立30万元大奖,提高刊物质量和知名度,刊物发行量由原来的1800份扩为3.5万份,扩大了广告效益。同时贷款200万元购买器材成立电视传播公司,摄制电视片,1996年即获利280万元。现在还搞卡通动画,继续办好《少年儿童故事报》,争取发行30万份。这一系列举措使《东海》走上良性循环的办刊轨道。